首页 > 资讯列表 > 资讯详情
化疗与放疗:癌症治疗中的互补策略
分类: 学术交流>
|
2024-05-14
|
510次阅读
|
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oDT_wASHuhgmYRc2RgZylw

在癌症治疗领域,化疗和放疗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优势。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旨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对潜在的全身转移病灶进行控制,同时提高对肿瘤局部的控制效果。而放疗则是一种局部治疗,主要集中于消灭或控制特定区域的肿瘤细胞。

 化疗与放疗的互补性

化疗通过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来抑制肿瘤生长,但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不具有针对性,可能会影响全身的正常细胞。相比之下,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这种局部与全身治疗的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放疗的“远端效应”

近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放疗不仅仅是局部治疗手段,它还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放疗的“远端效应”指的是局部放疗可能使远处未被照射的病灶消退,这是通过激活全身免疫系统实现的。放疗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

放疗在化疗后的时机和作用


在化疗之后进行放疗的决策通常基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放疗可以作为化疗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中:

1. 局部控制:如果化疗后仍有残留的肿瘤组织,放疗可以进一步消灭这些细胞,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2. 手术前的准备:在某些情况下,放疗可以在手术前使用,以缩小肿瘤体积,使手术更容易进行,这称为新辅助放疗。

3. 手术后的巩固:手术后,放疗可以用来处理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的肿瘤细胞,或者用于高风险区域的预防性治疗。

期刊报告 13年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


2022年在《Front Oncol》发表了最新的案例报告,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肺纵膈转移,随访13年未复发!

一名53岁的女性于2008年6月入院,确诊鼻咽癌;同步放化疗,3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CR)。但在2009年7月发现肺和纵膈淋巴转移,接受右上肺切除术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接受5个周期GP方案和放疗25次;放疗后3周开始DC-CIK治疗,共5次。随后进行了 13 年的随访。患者实现了13年的长期生存,没有复发或转移。


纵隔术后放疗

该案例展示了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免疫治疗对鼻咽癌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安全有效的全身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