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10天了还是持续性低烧”、“身上皮疹像鸡皮疙瘩一样凸起来”、“手部出现脱皮”、“昨晚发热吃了药,今早起床全身都红了”……众多家长在社交媒体发文分享孩子感染猩红热后的症状。
近期,广州、深圳、浙江、江苏等多地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猩红热病例明显增多,甚至有孩子因此不得不请假十天。
五一长假来临之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猩红热流行高峰期已经到来,提醒公众加强防范。3-15岁的儿童是高发人群,但由于猩红热传染性较强,成人也可能感染此病。
广东单月报告1500+例,占全国三分之一
“医生!救命啊!我小孩不行了!吐泡泡、翻白眼……”凌晨三点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一位爸爸穿着睡衣抱着抽搐的孩子冲进了急诊室。
孩子已经发烧两天了,患儿脖颈都是密密麻麻的红疹,家长说孩子这两天总说喉咙疼,不肯吃东西……最终检验诊断为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近十年来,猩红热发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一篇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的研究文章指出,猩红热在欧洲和亚洲的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国40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猩红热的发病率在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目录中排在第一位。
处在第一线的医生感受最为强烈,每年春季尤其是3月至4月开始,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猩红热患者出现明显增多,今年也不例外。
4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25年3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3月全国共报告猩红热4689例,比上个月(报告2551例)增长2138例。
值得关注的是,猩红热发病数超过三分之一都发生在广东。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3月共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1542例,较2月增长6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