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资讯详情
【国际共识】FUNDICU协作组明确ICU成人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定义
分类: 学术交流>
|
2024-05-11
|
108次阅读
|
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zaUQnWjxoTG2P3mifi6VSA

近期,由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会危重症患者感染研究组(ESGCIP)、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真菌感染研究组(EFISG)、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ESICM)、欧洲医学真菌学联合会(ECMM)、真菌学研究组教育和研究联合会(MSGERC)、国际抗微生物化学治疗学会(ISAC)、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学会(ISHAM)组成的ICU成人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协作组(FUNDICU),在《Intensive Care Med(IF38.9)杂志发布了ICU成人患者IFD专家共识,进一步明确了IFD相关疾病的定义,主要按照确诊(Proven)和临床诊断(Probable)进行分类诊断。

侵袭性念珠菌病



确诊侵袭性念珠菌病定义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入住ICU的非粒细胞缺乏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可分为念珠菌血症和深部念珠菌感染

(一)确诊念珠菌血症(表1)

确诊念珠菌血症,是指从静脉穿刺(而非导管)获得的血液样本,至少一次血培养分离出念珠菌属。

(二)确诊深部念珠菌感染(表1)

  • 确诊深部念珠菌感染,是指在手术或超声引导或CT引导穿刺的无菌深部
    (除血液外)标本中鉴定出念珠菌属。可以通过直接显微镜、培养或组织
    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 组织病理学鉴定为念珠菌属,但也可能导致取样部位被污染。
  •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与念珠菌属一致的芽生细胞。
  • 菌丝或假菌丝需要通过PCR或培养进行物种鉴定,其他酵母也可能观察到这
  • 种情况。
  •                                                  表1  确诊深部念珠菌感染

  • 临床诊断深部念珠菌感染定义(2)
    临床诊断深部念珠菌感染,需要符合至少一项临床标准和至少一项真菌学标准:
    (一)临床标准
    • 与侵袭性念珠菌病相应的眼底病变或与感染性疾病进程一致的影像学改变,
      在对感染/非感染性疾病进行调查后仍无其他解释;
    • 这种异常改变是比较明显的可能会发展为侵袭性念珠菌病,因为直接接种或
      之前未检测到的血行传播(如腹腔内念珠菌病、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纵隔炎、脑膜炎);
    • 排除其他诊断应详细做调查报告。
    (二)真菌学标准
    • 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壁完整性改变(穿孔/手术)后,从腹腔、纵隔或胸膜
      /胸膜积脓中发现念珠菌属。
    • 标本应在手术、穿刺过程中获取,或尽快从新插入的引流管中获取(24小时内)。但是此标准不适用于从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穿孔后的腹膜黏液(在穿刺后24小时内收集)中分离出念珠菌属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污染导致。
    • 在穿孔超过24小时后控制感染源或复发性腹膜炎(如吻合口渗漏)的情况下,
      如果从腹膜标本中(从手术期间的腹腔内标本或24小时以内引流液)分离出
      念珠菌属,可作为临床诊断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真菌学标准。
    • 这一标准也适用于纵膈念珠菌炎和食道穿孔后的胸膜炎/胸膜积脓。


      2  临床诊断深部念珠菌感染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