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疗科技公司Babson Diagnostics今日宣布,其发表在《应用检验医学杂志》上的两项标志性研究证实:通过检测方法微型化和创新采集技术,毛细血管血可作为静脉血的可靠替代品用于常规诊断检测。这一突破解决了长期以来样本体积和质量的技术瓶颈,为无需静脉穿刺的血液检测铺平道路,有望显著改善患者体验并扩大检测可及性。
检测方法微型化实现技术突破
这项经同行评审的研究首次系统验证了毛细血管血在常规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团队通过两个关键实验得出结论:
1. 性能验证实验:将20种微型化检测方法与标准静脉血检测对比,证实性能无差异
2. 等效性验证实验:对39项检测指标(含16项衍生计算指标)进行毛细血管血与静脉血对比,证明两者在常规检测中表现等效
研究显示,检测方法微型化技术可在不牺牲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将微量毛细血管样本(100微升)的检测项目数量提升400%。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前主席Robert H. Christenson博士指出:"这项研究通过全流程验证证明,微型化技术能突破样本量限制,同时保持分析性能稳定,这是实现全面检测菜单的关键。"
BetterWay系统重塑采血模式
Babson的集成解决方案BetterWay包含三大核心技术:
BD MiniDraw毛细血管采集系统:实现指尖无痛采血
专利逆向离心技术:微量样本利用率提升至95%
智能温控系统:确保样本稳定性
该方案成功规避了传统毛细血管检测中样本预稀释等复杂操作,使常规检测仅需单次指尖采血即可完成。Babson检测开发副总裁Chris DiPasquale表示:"我们的技术突破使任何医疗工作者都能在社区诊所等非专业场所完成高质量采血,为基层医疗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临床价值与行业影响
数据显示,70%的临床决策依赖诊断检测,但34%的患者因静脉穿刺恐惧或检测不便延迟就医。BetterWay系统通过三大革新破解行业痛点:
1.无创采血:消除针头恐惧,患者依从性提升40%
2. 去中心化检测:检测场景扩展至药房、社区中心等非医疗机构
3. 操作简化:采血时间缩短至2分钟,人力成本降低60%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检验医学教授Alan Wu强调:"研究团队不仅证实了毛细血管血与静脉血的等效性,部分指标(如脂蛋白电泳)甚至表现出更优的分析性能。这种技术突破将直接提升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监测频率。"
行业分析师指出,该项技术可使基础检测覆盖率提升至当前水平的3倍,特别有利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随着检测菜单扩展至120项临床常用指标,无创诊断模式有望在未来五年内覆盖80%的常规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