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因其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使得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评估工作被延误。在此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即脓毒症的发生,因此脓毒症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可作为预测感染及脓毒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有力因子。HBP的释放机制:HBP是炎症感染反应中的重要介导因子,在抗原、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大部分于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蓝胺颗粒及分泌囊泡中释放;
HBP的趋化作用:炎症、感染导致的机体免疫应答,以早期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及随之而来的单核细胞募集为特点。HBP作为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剂,将更多的白细胞带到感染部位,因此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
HBP影响血管内皮通透性:HBP是具有促炎特性和诱导血管高通透性能力的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白,尤其在提高血管内皮通透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HBP在中性粒细胞刺激后通过多种机制快速释放,HBP较强大的促炎特性和诱导血管高通透性能力,使其在检测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导致脓毒症的细菌感染中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鉴别特性,HB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可能为治疗脓毒症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新的靶点,然而其介导炎症反应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应用的研究仍有较多空缺,需研究者进一步探索阐明,推动HBP在临床中更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