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中。包括包囊和滋养体2个阶段,包囊为传播阶段,被人吞食后在十二指肠脱囊形成滋养体;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吸盘吸附于肠壁,通过体表摄取营养,以纵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引起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病原体,可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为水源和人-人传播,呈全球性分布,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已被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1]。
本文分享一例无症状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病例。
案例经过
患者男,67岁;主诉肛旁包块2周,破溃流脓3天。
现病史
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包块,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0℃),于当地诊所就诊,予“消炎药(具体不详)”静滴4天,自诉用药后体温正常。3天前,患者肛旁包块自行破溃,流脓性分泌物。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肛周脓肿”收住院。
入院查体
患者肛旁包块破溃,流脓性分泌物,伴疼痛,曾发热(体温最高达38.0℃)。患者平素无腹胀、腹痛,大便每日1次,质可,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小便通畅,饮食可,睡眠可,平素无胸闷、心慌、气短等其它症状。
“高血压病”5年,血压最高150/90mmHg,现平日口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一次”,自诉定期监测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7-90mmHg左右。
既往史
既往体质良好,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检验科工作人员收到该患者黄色糊状粪便标本,粪便外观如下:
粪便常规+隐血结果
镜检结果
在镜检时发现大量梨形和椭圆形的结构,笔者惊呼粪便中怎么有这么多蓝氏贾第鞭毛虫,立即叫来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高倍视野下微调,可见大量外观呈似切开的鸭梨形,两侧对称,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有鞭毛,呈“胡须状”,还有一类没有鞭毛,囊内有轴柱、核。
湿片镜检结果:
湿片镜检结果:高倍镜400x
荧光染色结果:高倍镜400x
注:红色箭头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蓝色箭头为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患者其他结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检验科工作人员与临床医生沟通患者有无腹痛、腹泻的症状,告知患者并未出现消化道症状。患者粪便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合,再次镜下确认,结果无误。立即联系患者,再次证实患者无消化道症状,但近日曾吃过烧烤并且患者从事绒毛行业工作。
患者无腹痛腹泻但粪便中可见大量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的原因有可能是在潜伏期未发病,也有可能是症状不明显,并再次告知临床医生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并建议立即治疗。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机会致病性原虫,若宿主免疫功能正常,可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带虫者,若治疗不及时则容易转为慢性感染,表现为周期性排稀便、甚臭,病程可达数年而不愈。任何年龄的人群对本虫均有易感性,儿童、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尤其易感。
防治措施主要有加强人和动物粪便管理,保护水源, 消灭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2-3]等。所以应该改善环境卫生、饮食和个人卫生,加强水源保护,接触动物后应该严格注意手卫生,注意饮食卫生,要将食物彻底煮熟,旅游者的饮水应煮沸后饮用。常用治疗药物有甲硝唑、呋喃唑酮、替硝唑等。